“不用,我打车就行。”
宇非的车在美术馆,秦覃说,“非非,走,我捎你回去。”宇非朝褚正挥手,钻进了秦覃的车。
赵风时笑着说,“那你到家群里说一声啊。”秦覃比了个 OK。
等褚正叫到了车,抬头一看就剩赵风时还在那边站着,“你没打车吗?”
“我等你坐上车吧。”赵风时站到了褚正旁边。
“那个宇非,是你好朋友的堂弟。”
“我也没想到。我和宇宙认识三年了吧,没听她提起过。”
“宇宙是你工作中认识的朋友?”
“嗯,她是应届入职,我应该,算她的 mentor 吧。一来二去就很熟了。”
赵风时心里一算,宇宙应该 25 岁,宇非是她的堂弟,那就是比她还小。呵。
在他呵来呵去的时候,褚正叫的车到了。赵风时帮她开了后座车门,笑着说,“照片,洗好了记得给我。到家群里说一声。”
坐在车上,褚正习惯性地望着车窗外的景色发呆。之前没到过这块区域,不过大城市的夜色,总是类似的。就像每个在这个城市里生活的普通人,当把镜头拉远,大家好像都差不多。褚正也一样,大学毕业到现在这 5 年,她一直过着差不多的生活,工作、休息,再工作、再休息。但似乎,与赵风时重遇以来,新的人和“翻新”的人陆续出现了好几个。她当然不会把这一切全部归功于“命运的安排”。
如果说,人的关系就像一张网,每个人都是一个节点,以自己为中心,会连接到很多其他节点。从前的赵风时和她应该几乎共用着一张同样的网,这张网也很少增加新的节点。但现在的赵风时和她再相遇,却牵起了一串她没有点亮的新节点。她的网,扩张了。
褚正发现,虽然她信誓旦旦地对赵风时说人都会变,说她早已不是 17 岁的她,却还是下意识地把赵风时当做了熟人、忽略了他包括秦覃,他们与她已经拥有截然不同的生活圈。所以,她都快把周教授以及原作者的生平事迹背下来了,卡尔·萨根的“金句”摘抄了一堆在素材集,却没想起去了解下作为合作伙伴的赵风时。
车路过一个中学,应该是高三的学生放学,接人的家长把车停满了路口,网约车司机不耐烦地啧了下嘴。褚正看着那些穿着校服的孩子,神色冷而温柔,喃喃自语:“还说人家呢……我不也还把他当十七八吗……”
于是,一到家,洗了澡换了睡衣,褚正打开了电脑,决定查一查赵风时是干什么的。之前齐青云说赵风时和她合作过,在科普这方面很有经验……会和编辑合作,他出过书?
不搜不知道,一搜还真有——他出过两本书。顺着书的腰封上的介绍,褚正找到了他的社媒 ID,发现他从大三下学期开始,就在网上发布一些天文相关的科普知识,虽然不算什么大 V,不过受众群挺稳定。前两年被天文馆请去当客座解说员,接待了几次小朋友后,他似乎对少儿科普产生了兴趣,又发了很多面向儿童的文章。她看了下,还挺有意思的,非常简单有趣。怪不得之前讲起理论知识,他能熟练地简化和拆解,原来是练过了。
他的社媒账号最新消息,是一组大年初五早上发布的照片。都是从室内向外拍摄,大大的窗户像画框,十八张图记录了日出的全过程,一张张翻过去,就像一段定格动画,很好看。不过这日出下的景色,怎么好像……是他们的老家?配文是:重新拥抱太阳。
如果是初五那天早上现拍的……那赵风时就是天没亮就起床,拍了日出照片、编辑发布,然后躺回去接着睡?褚正还以为是自己先起的呢……
她对着屏幕陷入沉思,随后叹口气,下单了赵风时写的两本书,一本面向成年人的,一本面向小学高年级儿童。
***
一忙起来,时间就过得很快。转眼就到了项目启动会这天。
之前宇宙和褚正通过气,正好有个涉外项目,因为宇宙有留洋背景,顾女王就把那个项目分给她了。郭可如愿“抢”到了褚正的这个。除了社媒运营需要的内容和日常沟通的翻译工作,郭可还提出要由他们进行褚正一翻翻译的审校,齐青云和专家团也同意了。这意味着褚正会不可避免地和郭可有很多工作交集。
五一:没事,我能处理好。不过涉外的项目听着很像郭可会馋的项目,他不得把鼻子气歪啊?
Cosmo:你说对了,他之前拼命说如何看好你这个项目,如何想要这个机会,结果一听我接了现在这个项目,当着顾女王的面就挂脸了。
褚正看着宇宙发的微信笑了笑,感到快慰。她不是圣人,她很乐得见郭可吃瘪。公事上,宇宙和郭可本身就有竞争关系;私交中,宇宙刚入职时因为不怎么搭理郭可,被他狠狠针对,后来更不可能对他有什么好脸色。褚正作为郭可的下属,日常交流密集,再加上她和宇宙关系很近,性格在郭可眼中又可以说是胆大妄为大逆不道朽木不可雕,两人更是摩擦不断。这次再遇上,什么都不发生才奇怪,她有心理准备。
会议室是齐青云所在出版社最大的一间,与会人员很多,乌泱泱填满了一大屋子。褚正心想,不知道的,还以为竞选美国总统呢。郭可就带了三个人来,两个男的褚正认识但不熟悉,一个是生面孔的年轻女生,大概是新招的。会议开始前,齐青云简单介绍了下双方。
“郭总监,褚老师负责这本书的翻译,褚老师,郭总监团队会提供翻译支持,也会负责您翻译的审校工作。你们应该都是熟人了,也不用我多说了。”
郭可和善地笑着说,“熟,熟得不得了,咱这合作肯定是配合默契,褚老师您说是吧。”单论长相,郭可其实不难看,五官还算周正,但褚正只能想到相由心生这四个字形容他,笑容下掩藏着轻佻,话语中也全是陷阱,很难心生好感。
褚正笑笑,没回答。郭可见褚正不接话,瞪了她一眼,也不向齐青云和褚正介绍跟自己来的三个人是谁,直接找座位坐下了。齐青云微微皱眉,低声和褚正说,“五一,你也坐下吧,待会就按照顺序等着做说明就行。”
“好,谢谢青云姐。”
褚正坐到了郭可对面,低头复查自己准备的文本资料。一个人拍了拍她的肩膀,褚正抬头,是赵风时。
“来挺早。”赵风时拉开椅子,坐在了她旁边,“你提交的文档我都看了,很清晰,这要是毕业论文,感觉你不用答辩就过了。”
“……谢谢赵老师。”褚正笑着说,“您和周教授的批注也很详细,帮助很大。”
两人闲聊了几句,对面的郭可瞪褚正一眼,再斜一眼赵风时,默默翻了个白眼。
会上先是齐青云和版权方再次介绍项目的整体情况,明确一些细节,之后就进入项目启动作品——褚正负责的这本书——的初步准备说明。
褚正打开 PPT,展示了自己的工作规划,更多的试译片段,需要如何配合等等。褚正估期 3 个月,分为两期翻译,一期翻译后,走一次完整的审校流程,发给版权方和原著作者核定,这样在能保证足够长期的专注工作后,也能有及时调整的机会。
“嗯,整体上安排得当,编辑这边没什么意见。”齐青云点点头,提了几个细节问题,褚正一一作答。
“周教授,你们觉得呢?”今天是启动会,所以周教授本尊也出席了。
周教授清瘦儒雅,比他实际年龄看着要年轻一些,气定神闲地说,“我这边也基本没问题,定期会上,我们也会再给出我们的意见,总之咱们随时沟通吧,有什么问题,找不到我,就找风时。”赵风时很乖巧有礼地向周边点头致意。
郭可低着头在看材料,褚正心里冷笑一声,“郭总监,您那边还有什么问题吗?”
郭可被褚正一叫,才抬头,“哦,哎呀,这个,其他的我倒是没有什么问题啊,褚老师您工作能力,我们都是知道的。就是啊,您给的这个时间会不会有些长啊?”
褚正没接话,打算先静静看郭可“表演”,郭可继续说,“如果只是翻译书呢,您 3 个月的周期已经是非常短了,您说 6 个月,精工细作,那我觉得都是合理的。但是咱这项目不止这本书啊,先期有很多内容,都和这本书有关,那翻译量就不小了。这么一算时间,感觉这本书肯定不是一个人能吃下的。我重申啊,您翻译的水平还有技能的全面程度,这个我们做过同事的都是清楚的。但是您能力再强也不能总是单打独斗啊,也需要团队合作不是。”
郭可在这里略微停顿了下,看了褚正一眼。她心想,在这等着我呢,于是微笑着问,“感谢郭总监对我能力的肯定,请问您有什么指导意见呢?”
“哎呀您看您说的,指导可算不上。建议,我就是建议啊,咱们这个书的初翻还是可以加一到两名译者,加快一下,这样也能给其他工作人员多留一些时间,您说是吧,齐老师?”
郭可人虽然讨厌,但他毕竟是混迹职场多年的老油条,不是一无是处的,否则顾女王也不会一直用他。他这些话下来,一是想要从褚正这里分走核心工作的内容,二是想要强压褚正的工期,并且最后还把这么做的好处,扩大到其他的工作人员身上。最恶心的是,他最后问句的对象是齐青云,不是褚正。褚正冷笑,这人要是把这些心思用在业务上……算了,他这种人,也翻不出什么信达雅的译文。
齐青云不动声色,“那郭总监觉得谁适合配合褚老师呢?”
郭可笑着说,“这个,既然你们选择我们星言做翻译支持和审校,那肯定是比较信任我们的对吧。再加上褚老师以前在我们星言待过很久,我们都很熟了,配合上各位肯定放心。我们这边可以支援一下褚老师。齐老师您说呢?”
“我的意见在这件事上,还是要排在褚老师后面,毕竟她是初翻的主力。”齐青云看了眼褚正,“褚老师,郭总监说的,您有什么想法?”
褚正假装思考了下,问出了刚才边听边想好的问题,“我明确一下,郭总监,您主要的担心,是工期以及对后续流程的影响,对吗?”
郭可虽然还是笑着,但明显对褚正更加警惕,“对啊,我是希望能尽量给后续留些时间,您可以理解吧。”
褚正点点头,“当然。不过我不觉得您说的方案能解决您担忧的问题。”郭可的笑容消失了,褚正真想照下来发给宇宙。
“我的想法主要有两点。 首先,我认同好的团队合作能够带来高效。毕竟我也曾是星言多年老员工,贵司注重团队合作这点,我是亲身体验过的。但团队合作在磨合过程中,会给产出带来什么影响,其中风险想必我们也都很清楚。之前星言的一些项目中,有些人如何影响团队其他人进度,甚至造成项目问题,这些郭总监您身经百战,肯定比我清楚。所以,关于这点我是比较担忧的。何况,如果要增加译者或者更改工期,最好还是齐老师、项目方以及专家团都参与。齐老师、王经理、周教授,如果你们需要,我完全接受合作,并且愿意承担部分协调工作,这些都不需要体现在合同里,我信任各位的合作态度和意愿。
“其次,说到您比较关心的工期,很重要,但我不认为它是第一优先级。第一优先级,是翻译的质量,这个项目的质量要求,大家也是达成了一致的。我们想要呈现给大众的,绝不是阅后即弃的一次性文本,而是可以反复阅读的经典。有这样文本的保底,后续其他工作的开展也有基础,利是大于弊的。要保证高质量,靠单纯增加人手,工期不太可能压缩得下去。甚至多名译者合作,如果磨合不好,不仅不会减少工期,还会降低质量。”
褚正在这边停顿了下,环顾了下会议室,齐青云和周教授以及版权方的王经理都在点头,旁边的赵风时单手支着下巴捂着嘴,目不转睛地看着褚正。褚正移走目光,最终定在郭可的脸上,“郭总监,我说的这两点,您肯定也能理解吧。
就喜欢看褚正怼人的样子,冷静的可怕,思维清晰,笑里藏刀!作者大大真的很强!
本文出自月暮鬼故事网,转载需带上本文链接地址:https://yuemucn.com/idea/586707.html